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引领时代前行
发布时间: 2021-06-30
浏览次数: 314
来源: 党校
作者: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

在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结合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律”和“大势”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重要论述具有基础性的理论地位。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就曾指出,“必须顺应世界大势”。他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强调“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

习近平关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重要论述,是在对历史的广泛考察与深刻思索中展开的,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正是从这一根本方法出发,习近平系统地回答了把握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怎样把握了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怎样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趋势。习近平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当中。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体现为不同的阶段性,因而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各种社会要素的复杂关系当中,必然含有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终极原因。这个终极原因,就是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规定性所在。

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出来,走在了时代前列”。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是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而产生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出来,走在了时代前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潮流之中,诞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为黑暗的时期,诞生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之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当时的世界大势与中国的基本国情,因而成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大里程碑。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第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最终团结带领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这种关键作用奠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改变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的基础。当时的世界大势,就是各国人民要求打倒法西斯,中国人民要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顺应这一大势,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了精神旗帜的作用。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打击和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而赢得的,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事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对世界大势的科学把握,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就没有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正是由于这一胜利,“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大里程碑,“也是顺应时代大潮的产物”。

习近平指出:“放眼那个时候的世界,社会主义苏联发展壮大,东欧成为社会主义的天下,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确实有‘东风压倒西风’的气象啊!新中国就是沐浴着这个东风诞生的,也是借助这个东风站住了脚的。”

历史表明,“在新中国的曙光喷薄而出之际,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家富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第四,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三大里程碑,“也是基于我们党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邓小平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当时,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发展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党对世界大势作出了科学判断,下决心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怎么搞起来的?很关键的一条是我们党正确判断世界大势。邓小平同志说:‘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由于对世界大势作出了准确判断,我们党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认识,才有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才有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这一次对历史大势的科学把握,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总是不断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从而推动国家日益走向繁荣昌盛。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顺应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世界力量对比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大势,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提高了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经济治理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第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同样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悉国际形势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大潮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21世纪深刻的时代根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再次证明:“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在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在复杂变局中掌握历史主动,既需要科学而深刻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也需要崇高而鲜明合理的价值目标来引领。百年来,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出惊天动地的恢宏伟业,归根结底在于,坚持在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既坚持发展科学真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又坚持服务人民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坚持真理性认识与价值目标的统一,既“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又“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才能把握规律和大势,锚定方向,站稳立场,切实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掌握和运用真理伟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最有效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富国强国的科学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0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谱写出5000多年中华文明在21世纪的崭新篇章。毫无疑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都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伟力的胜利。

正是基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百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我们党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新的境界,实现了新的飞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真理伟力。

百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二)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世界人民普遍认同和广泛传播、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巨大影响,是因为它基于真理性和价值性统一,不断践行造福人类的崇高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所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人们常说,历史大势不可挡,人民意愿不可违。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必须坚持真理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的内在一致性。

根据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否坚持全面而彻底的人民立场进而形成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志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和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的。“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历史证明,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必然是跟人民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一致、紧密契合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无往而不胜,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惊天动地,之所以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掌握历史主动,领导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关键在于坚守初心使命,勇于直面各种风险挑战,勇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以自我革命精神锻造和锤炼自己。

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和组织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曾进行过一系列旨在确保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纠正各种右倾或“左”倾错误,纯洁党的队伍,增进党的团结,增强党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自我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回应新时代呼唤,反映新时代诉求,坚持用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引领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党中央特别强调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党在新时代的伟大自我革命。

回顾百年党的建设历史,党形成了自我革命的丰富成果,即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内监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勇于自我革命、善于自我革命,进而不断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史。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革命向前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密码。

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开辟未来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赢得了主动,自身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在新阶段引领时代前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第一,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只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才能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将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与历史活动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将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上升到历史唯物论的高度,上升到历史辩证法的高度,不仅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是具有鲜明中国共产党特色的政治智慧和理论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重要发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把握住了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一定意义上也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并取得辉煌成果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贡献。

第二,只有用活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而要运用好这一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就不能把它变成万能公式到处套用,否则就会走向它自身的反面。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国共产党如此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既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也源自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历史实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正确把握不同阶段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不仅取得了一系列实践上的重大成果,而且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上的重大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出类拔萃的优异成绩,证明他们不愧为马克思的杰出后继者。

第三,树立大历史观,从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作用、联系变化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习近平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证明,如何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处理中国发展大势与世界发展大势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

今天,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治理体系变革加速调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出现新的形式。这就尤其需要我们从大历史观出发,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避免犯颠覆性错误,切实掌握历史的主动。

第四,善于从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运动变化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归根结底,就是要正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不同社会、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变化,进而制定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表明,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变化,认清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历史方位,是党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的根本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变化,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和改革开放,这才有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飞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这一分析判断,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把握达到了新的水平。

第五,发挥领袖人物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方面的杰出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从不忽视少数领袖人物在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领袖人物由于其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超出一般同志,特别是其战略能力和远见卓识,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方面常常要比一般同志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思考得更深些。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产生了自己的领袖人物如毛泽东、邓小平等人。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非凡胆略,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天下大势,统筹擘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党的领袖人物的杰出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世界影响力,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荣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来,党在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建立伟大功业,创立伟大理论,铸就伟大精神。从百年历史再出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也必将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开辟更加灿烂的未来。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谢伏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