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新中国的新党校
发布时间: 2021-03-26
浏览次数: 64
来源: 党校
作者:

1949年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为适应全国胜利后的形势需要,党中央从西柏坡向北京(时称北平)进发。马列学院此时亦随党中央进京。1949年3月27日,马列学院学员和工作人员分乘8辆军用卡车抵达北平,暂住香山慈幼院休整。4月14日,马列学院迁至香山碧云寺西跨院,对外称“劳动大学”。这一时期中共中央主要机关均在香山办公。

在城郊等待进城的这段日子里,马列学院的工作也在紧张筹划之中。1949年9月30日,颐和园东门外的原清华大学农学院房产(现中央党校南院)移交马列学院使用。马列学院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开始了。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举,马列学院各项工作也在有序铺开。

1951年6月3日,院长刘少奇写信就马列学院工作作出指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一念及。如“马列学院从明年起将要继续加以扩大”,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方向。接着,谈及具体工作,“请即计划在今年建筑房屋若干,建筑标准以在延安或西柏坡时的建筑为原则,稍加一些改良和计划性即可,即以合卫生、不冷,能住人,便宜、迅速为合格,并准备在十年之后再建筑近代校舍”。刘少奇这份工作函,至今读来让人很受感动。信函一开头,便提出了学院扩大办学的大方向,运筹帷幄,接着着眼办学需要的房屋设施,把盖房子的原则、标准、卫生等事项耳提面命交代了一遍,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致。这封信的结尾还要求:“学院作出建筑计划并取得陈云同意,再来汇报确定后,即施工建筑。”体现了刘少奇对马列学院建设的关切之情。

交代完盖房子的事宜后,刘少奇又就教学工作作出指示,“马列学院对于工人运动及工厂管理问题的教学情形,不知怎样?应认真地教一教这一门课,因为我们多数党员对于工人中的问题太生疏了,这就使他们不能很好的(地)领导工人群众。现在全总有苏联教授,财经委员会有专家,也有不少材料,请计划并组织这一门课。”刘少奇这段指示直接关心关涉工人运动和工厂管理的教学工作问题,联系我们党是在一个农业大国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道路的无产阶级政党,联系我们确实对农村比城市问题更熟悉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再联系新中国成立后要迅速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样一个历史任务和使命,就能认识到工人运动特别是工厂管理确实是我们党和党校都需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马列学院于1950年9月至1952年9月,又连续招收3批学员,编为8个班。学制则延长为3至4年不等。1953年2月,又分设为一、二部,一部专司培训高校、党校的马列主义师资干部,二部则相当于原来的马列学院。在师资方面,此时,学院调入胡绳、郭大力、张如心等学者,从苏联回国的陈昌浩、廖焕星等人也来院工作,再加上原先的杨献珍、艾思奇、王学文、周文、何其芳、何家槐等学者,此时的教员队伍人才济济,群星璀璨,学院办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谢煜桐